宝妈必看--宝宝有没有这些异常
添加时间:2025-01-02 文章录入:美林康复专家 文章来源:合肥美林康复
内容摘要:【家庭保健】
小儿脑瘫,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。
小儿脑性瘫痪,俗称脑瘫,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,
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,
也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。
严重者会伴有智力不足、癫痫和肢体抽搐、语言功能障碍等。
小儿脑瘫有两大表现,一是发育落后,二是姿势异常:
1. 发育落后:一般来说,患有脑瘫的孩子2~3个月时还不会笑,不会抬头,持续哭闹,手指紧握不会张开;4~5个月还不会翻身;8个月还不会坐,甚至不会抓、握,也不能把手放到嘴边。此外,智力发育也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。
2.姿势异常:患儿常表现为
全身发软,无力或四肢发紧、打挺易惊,少动或过多地乱动,
吃奶无力,经常呛、噎、吐奶,哭声微弱或阵阵尖叫。
另外,还有流口水、四肢不自主地徐动和颤抖;
双脚总是脚尖着地而足跟悬空不着地或两下肢交叉;
四肢运动不协调、不对称;
头歪向一侧而不能保持正中位等。
如何辨别早期小儿脑瘫呢?
若是孩子在肢体运动方面的发展迟缓于正常同龄孩子3个月 以上,
再加上孩子出生时有早产、难产、窒息、缺氧、小儿病理性黄疸等现象,
肢体上存在着肢体肌张力高以及肢体不对称的现象,就是可以诊断为早期脑瘫。

温馨提示:新妈妈要格外留意孩子的状态。
哭闹不安,身体发硬,头背弯曲,或者头不能向两侧来回运动,比较僵直,都是新生儿期的瘫痪早期症状。
如果出现上述症状,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。一般来说,6个月以内是脑瘫患儿黄金康复期,如家长能对其早发现早治疗,完全有可能使部分脑瘫患儿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,最晚不要超过一周。